不少人都认为,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构建的一个新的移动网络,与“传统”互联网是从本质上有所不同的两个领域,对此我不能苟同。
移动互联网诞生伊始,其目标就是将互联网丰富多彩的应用置于一个更开放的应用空间当中。由于移动互联网同物联网一样,都在广义的互联网外延之内。因此互联网的思想框架、创新理念和应用架构,放到移动互联网领域依然适用。
对百度而言,其在PC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很容易成为移动互联网相关细分领域的优势。在PC互联网上,框计算能够准确地捕捉用户需求,满足用户个性化、情境化的搜索需求,而这些需求,放到移动互联网上同样成立。
百度框计算理念认为,生成自我掌控的个性化、情境化搜索行为是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焦点。这就创造出了一种以自我选择为理想的个人,能够通过框计算搜索来应付碎片化和非自然化的信息需求,应对愈加复杂的社会目标。这一行为模式的习惯化,必然提出一个与互联网搜索相类似的移动互联网需求。尽管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在技术结构上不均衡地分配着应用种类,但人的信息需求却是一致的并且始终是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发展的多样性自由总是存在于人类需求的约束当中。
当框计算扩展到了移动互联网范畴之后,原有合作伙伴的同步延伸和新合作伙伴的不断加入恰恰就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的再配置体现;与此同时,合作的不断增加能够具有越来越显著的规模效益,推动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和与“传统”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